俗话说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,自从白沙洲“三桥一轨两高架”的交通格局成型,板块出行速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速,便捷都会圈的雏形呼之欲出。
三座长江大桥——启幕白沙洲交通枢纽大时代
2000年通车的白沙洲长江大桥,是武汉88公里中环线上的重要跨江工程。白沙洲大桥的建成,使107、316、318等国道由"瓶颈"变通途,是打通武汉中环的两座
2014年12月28日,鹦鹉洲大桥正式通车,打通了武昌与汉阳之间的天堑。大桥起于墨水湖北路,沿马鹦路穿拦江堤路、鹦鹉大道,跨长江至武昌,终点与雄楚大道高架相接,它将武汉南部与汉阳中心的通达时长大大缩短。
而与白沙洲地区息息相关的,还有杨泗港长江大桥。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昌连接线纵贯白沙洲区域,它与白沙洲大道十字相交,建成后将在“工”字形骨架快速路网的中间,添上“一横”,从而形成“王”字形的快速路骨架网络。且按照城市全新规划,鹦鹉洲大桥将从二环线的一部分,变成一环线的一部分。杨泗港长江大桥可能取代鹦鹉洲长江大桥,成为二环线的过长江通道⑴。白沙洲地区将承载二环功能,成为城市交通上的“新二环”。
轨道5号线——白沙洲迈入”轨道交通时代”
白沙洲除去道路交通的建设,与时俱进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在积极开展。地铁5号线作为首条横穿武昌的线路,连着起白沙洲片区、司门口商圈、武昌滨江商务区、徐东片区等几大主要区域,它的开发建设将白沙洲正式纳入城市的核心版图之中,借助地铁交通的强大换乘功能,板块的日常出行迎来巨大改善。
白沙洲高架——8分钟穿梭武昌南大门
白沙洲高架对于区域价值的推进作用,可以说是历史性的。高架起于武昌火车站附近的梅家山立交,止于三环线青菱立交,长7.2公里,驾车出行平均仅8分钟便可覆盖全程⑵。高架桥通车后,从武昌站到三环线通行时间大为缩减,白沙洲区域交通情况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善升级。
那为什么说2020才是白沙洲真正发展起点呢?
1.2016年1月,中南区域最大玻璃厂武汉长利玻璃厂彻底停产,影响区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彻底与白沙洲人民告别。
2.2016年10月,江南泵站工程南湖-长江排水管道工程开建设,2017年6月底竣工,武梁路将成为白沙洲与南湖一体化第一步。
3.2016年8月建安街-江盛路跨京广线开建,2018年6月竣工。南湖与白沙洲一体化第二步。
4.2014年12月,全球通行能力最强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动工,2019年8月竣工。白沙洲与四新核心区加速一体化。
5.2017年1月,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开始动工,2019年8月随杨泗港长江大桥一起竣工,光谷,南湖,白沙洲将进一步一体化。
6.2014年6月,新武金堤大道开建设,南三环至江国路,2017年底竣工。2016年1月,江国路至复兴路,环评。复兴路连接和平大道2015年已经开始环评,将随地铁5号线一起竣工开通。故此,2020年12月,新武金堤大道与和平大道打通,将成为长江主轴的右岸大道,跨越一二三四五环。
7.2015年12月,地铁五号线武钢站开始动工,2017年1月全线动工,2020年12月竣工同行。跨蛇山公路铁路双层隧道将连接复兴路与和平大道。
8.2017年,地铁12号线动工,2021年竣工,伴随地铁12号线南湖大道与白沙二路连接通道打通,2021年,白沙洲与南湖核心区彻底一体化。
9.第三轮地铁规划5号线已经动工,第四轮12号线即将动工,11号线中线段也即将动工,远期规划有金口线,15号线等。
10.白沙洲区域在建大型项目,青菱路,烽火路(黄家湖大道),白沙二路,白沙西路,白沙路,青菱西路陆续将2020年前竣工。
11.2012年,武船计划搬迁,生产基地搬迁阳逻基地,武昌旧址作为办公区域。十三五规划,临江大道延长至青菱工业园。
12.2017年5月,白沙洲蔬菜大市场土地改为居住,计划搬迁至江夏。
2020年,白沙洲将成为一个宜居宜商,路网密集,东西南北道路通畅的高速发展区。地铁5号线换乘所有跨长江通道地铁线路,白沙洲与南湖一体化,房价洼地将不在,商圈更趋成熟。